第35章 活字_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
笔趣阁 > 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 > 第35章 活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章 活字

  相比起志怪故事,夏原吉更喜欢报纸隔日所写的数学知识,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数学计算的内容,还未涉及几何。

  术算正是夏原吉的长处。

  比起以往的珠算,夏原吉十分中意朱悟净所写的“筑基”算法。

  数学种子(阿拉伯数字)以及诸多数学符号组成的算法,优点是可以笔算,同时也适合心算。

  夏原吉不是一个空谈的腐儒,但也是读书人,比起拿着算盘打得哒哒响,还是这种可以在心中演算,以及持笔急书的算法更合他的胃口。

  事实上,随着朱悟净创建报纸,并在上面连载数学之道,不少市井商人都开始使用数学种子进行计算。

  虽然一些大规模的计算还是使用算珠,但一些简单的计算,已经逐渐转变为“筑基”算法。

  同时,报纸开始收费之后,因为前三天的免费赠送,让金陵城的百姓知道了报纸这新奇玩意,再加上连载的《西游记》以及每个数学小故事前的胡编乱造的故事很精彩,导致报纸被市民所接受。

  甚至有城外的村落每日购置一张报纸,而后让会识字的人在村中念着,村民们聚在一起,听个新鲜。

  还有一些勋贵,也会购置报纸,但不会自己阅读,而是让识字的仆人念给自己听。

  一些清高的读书人自然看不上这些粗鄙的文章,尤其受不了报纸浓重的油墨味,还有不小心就会沾上墨迹的缺点。

  无论如何,这些都不影响大局。

  朱悟净创办的报纸本就不是给这些读书人准备的。

  今天。

  许平带来了一个好消息。

  热火朝天的印刷工坊被,无数工匠按照朱悟净所定制的流程进行印刷,每个人都专门负责一件活,数個人分别在蜡纸上抄写报纸文字,而后由专人递送到后方的印刷处。

  用木头制造的誊写印刷机早已准备好,工匠们将蜡纸放在印刷机上,将其压在粗糙的纸张上,而后用猪鬓毛制成的刷子一刷,一份报纸就印好了一面。

  按照目前的效率,这间报社每日可以印刷六千份报纸,完全可以供给给金陵城。

  在这些印刷工坊的一处空房间,放着一个庞然大物。

  那是一台木头制成机器,由横竖两个部分相交组成,平着的部分是一个可以推动的平台,正中间是可以放上印板的结构,以及斜着的压纸格。

  竖着的部分则是由螺旋杆和手柄组成。

  只要推动手柄,螺旋杆就会移动,下方连接的压板就会往下压。

  这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印刷机————古腾堡印刷机。

  现在被朱悟净称为“活字印刷机”。

  “世子请看,这个印刷机准备好后,可以由两个成年男子操控,一个负责推动手柄,另一个负责操控压板,将印好的纸张取下,并放上新的纸张。”

  “这一台印刷机,一日便可以印出三百张纸,而且还可以改进,若是增加机器的数目,每日可以印出百本书籍。”

  许平的脸上挂着兴奋,续道:“还有世子所要求的铅活字,我们暂时没有尝试出具体的比例,但是找到了一位来自杭州的师傅,善于制作铜活字。”

  “我们直接买下了那间印刷工坊,目前使用的就是铜活字。”

  听到这话,朱悟净俯下身,贴着看向金属活字组成的板,在一众大字之中,找到了一枚比较小的金属活字。

  他伸出手,取下这枚活字,而后眯起眼睛,仔细地看了又看,而后无语道:“这就是铅活字。”

  许平:“?”

  朱悟净喃喃自语道:“我真傻,早该想到会这样,最早的铅本就伴随着铜,早在锑又伴随着锡,这个时代哪里专门的铅工匠,都是铜匠兼任的。”

  事实上,铅活字在中华明代就有人尝试,在朝鲜《文献撮录》有“范铅为字”印《通鉴纲目》的记载,且有版本传世。

  当时使用铅活字印小字,用铜印大字,且流传下的古籍,也确实在永乐、宣德年间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k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