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朝会_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
笔趣阁 > 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 > 第18章 朝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章 朝会

  永乐十二年,八月十五。

  今日正是大朝会。

  黯淡的天幕上挂着几颗稀疏的星子。

  金陵皇城外的皇城根,却早已聚集了众多文官的马车与轿子。

  作为一个勤勉的皇帝,朱元璋规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大朝会,应天府的大小官员都要到任,无论文武,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勋贵也会参与大朝会,至于大朝会上的议题,则是千奇百怪,甚至连一些寡妇改嫁、才子少女的风流韵事,在洪武朝也会被拿到朝会上说。

  同时,每次大朝会,还有有官员故意拖延时间,说些歌功颂德的废话。

  朱棣不太喜欢这些歌功颂德的话,北方战场的寒风磨炼出了雷厉风行的性格,若是敢在他面前说些浪费时间的废话,那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三族了。

  总之,要是用一句话来描述大朝会时商讨的政策,那就是——

  话越少,事越大。

  一大片的青缦马车、轿子汇集在了一起。

  大朝会的官员需要早起,等待的过程中,有些官员身子耸立,双眼闭合,似是再不叫,而一些精力充沛的则是纷纷讨论起不久前金陵城的骚乱。

  不少大臣感叹,幸好朱悟净醒的及时,否则此事还真不好处理。

  对于永乐朝的朝堂而言,这件事属于黑天鹅事件,这世间不乏能人,都可以看清朝堂的局势。

  随着永乐九年朱瞻基被确认为圣孙,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彻底稳了。

  但是。

  太子权利和皇帝权利天生冲突,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太子顺利继位的很少。

  即使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这般稳的太子之位,也会让父子二人心生隔阂。

  皇帝必须保证太子的权势不会威胁到自己。

  永乐九年之前,朱棣用来制衡太子的是汉王朱高煦,随着朱瞻基确立为太孙,朱高煦已经无法用来制衡太子,反而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。

  面对定时炸弹,自然不会等着它爆炸,而是主动拆除。

  朱棣作为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,自然也有自己的手段。

  对于太子朱高炽,是将詹事府全数下狱,以此敲打,告诉对方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。

  今天可以将詹事府的官员下狱,明天也可以将整个太子党的官员全数下狱!

  对于朱高煦,则是以捧杀为主。

  知子莫若父,一旦放纵朱高煦,他必然会犯下无数大错,最后逐出京城也名正言顺,同时可以绝了朱高煦争夺皇位的心思。

  对于詹事府的官员,则是自己做父亲的施加威慑,儿子继位后降下恩泽。

  所有人中只留杨士奇一人。

  考验对方的忠心后,留给太子朱高炽作为自己的心腹。

  太子近臣。

  这个位置可不得了,当年解缙上蹿下跳,就是为了成为太子近臣,可惜解缙没有看清,何人可以作为太子近臣,不是朱高炽自己可以选的,而是朱棣选给朱高炽的。

  朱棣决不允许日后明朝皇帝的近臣是解缙这样的人!

  所以,这个老倒霉现在还关在狱中。

  不过因为朱棣一时也找不到可以代替解缙的人,而没有处死,直到杨士奇成长到令朱棣满意的那一年,也就是永乐十三年。

  总之,朱棣的手段可谓老练。

  朝堂之中,也有人看的出来点明堂。

  但是。

  汉王世子坠马,绝对是这一年的朝堂黑天鹅事件。

  此事一出,汉王师出有名,而且也很聪明,没有将矛头对准太子朱高炽,而是对准了太孙朱瞻基。

  当时也确实是朱瞻基在门口怒骂一句,导致朱瞻壑受惊落马。

  说句难听的话,若是汉王真的闯入春和宫,动手将朱瞻基殴打一顿,那么这位好圣孙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了。

  没人会跟随一個连自己叔叔都压不住的皇帝。

  尤其是有建文珠玉在前。

  若是这样,虽然会将整个朝堂搅的天翻地覆,但是还在可控范围之内。

  偏偏……

  朱悟净穿越了!

  汉王世子死而复生,直接让整个局势彻底失控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k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